2003年04月28日
中西醫的異同
中醫學: 調理式療法
人為什麼會生病?中醫學上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黃帝內經 素問 ·刺法論篇》,即是說,如果身體強健,病邪(即細菌病毒),便不能乘虛而入。如果我們生病,即顯示身體的正氣不足,某些方面失去了平衡。因此醫病的重點不在於消除病徵,而在於如何保存那股正氣,令身體回復陰陽平衡。如果正氣充沛,病徵自然便會消失。可以說,中醫治病,是以調理為主。
中醫治病,不是針對個別病徵或受影響的器官,而是以人的整體狀態出發,例如陽陰調和、表裏虛實、氣血運行等。例如頭痛,要治理的不是「頭」部的不適,而是看看導致頭痛的成因而對症下藥。如果頭痛是因感冒引致,則要清感冒;如果是因體內有熱所致,則要清
熱去火;如果是因身體虛弱所致,則要補氣補血。醫治方法是按病人的身體狀況而作出適當的平衡調和,即不足的地方,加以補足;過盛的,則要清瀉,最終的目的是保存那股正氣。
西方醫學: 對抗式療法
現代西方醫學的起源應追溯至法國大革命、文藝復興時代。當時神權社會崩潰,宗教與政治分家,醫生獲准對屍體進行解剖,從而更了解人體的結構。此外,顯微鏡的發明令醫學跨進新紀元。透過顯微鏡,醫學家發現了細菌,發覺原來許多疾病是由細菌引起,因而當時
認為,只要能消滅細菌,便沒有病了。這種思維方式帶領西方醫學走上對抗性療法的主流。當時最令人提心吊擔的疾病是傳染性疫症,如痲瘋、天花、鼠疫等。無可否認,科學家致力研製的疫苗,能有效醫治這類疾病,成就驕人。
西方醫學將病徵等同病因,因此治療的重點是把病徵消除。如果血壓高,便吃降血壓藥;敏感,便吃抗敏感藥;頭痛,便吃止痛藥,切斷神經傳導,令病人不再有痛的感覺。對一些病變的器官,例如子宮瘤,則將器官割除。
這種對抗性治療方法,與西方的思維方式貫徹一致,就是認為人定勝天,可以克服自然、征服自然,因此醫學家致力消滅侵襲人體的細菌。
·調理式療法的不足
調理式療法在醫治一些急性疾病,例如急性腎炎、肺炎,盲腸炎等,或一些細菌引致的疾病,顯然有不足之處。醫治此類病要用攻擊性的藥物,例如消炎藥,務求促戰促決,避免拖長病情,引起其他的併發症。
·對抗式療法的不足
對抗式療法應付由細菌、病毒引致的疾病,效果甚佳。不過,現代疾病已轉型,現今90%的疾病都不是細菌引致,例如心血管毛病、糖尿病、內分泌失調、失眠、痛風等,都不是細菌引致的。對抗性療法似乎有其局限。
此外,對抗性療法往往會帶有一些副作用。例如用來抑制血壓過高的降壓藥,有利尿和擴張血管的作用。若長期服用,有損腎臟功能,令血管硬化,甚至導致出現「腦空洞」,引發老人癡呆症。可以說,若治病的重點是消除病徵,為防病徵再度出現,病者往往需要長期服藥,而用藥的份量也越來越重。多吃藥當然有副作用。
中西藥互為補足
急者治其標,對於一些急性疾病方面,例如急性腎炎、肺炎,盲腸炎等,最理想還是先吃西藥將病情控制,或遇有外傷大量失血等況,當然要馬上入院止血輸血,難道還慢慢煎中藥!
不過,別以為病徵消失了就等於沒事,要明白,為什麼會無故患上急性疾病,不就是身體本質虛弱,病菌容易偷襲成功。若不從本質入手,徹底增強體質,恐怕遲早會再次出事,例如急性腎炎會變為慢性腎炎。
中醫在檢驗方面,誠然沒有西醫那麼仔細周詳,有時須依賴西醫的報告,以評核病人的病情及康復進度。其實,現今我們不應再被中、西醫的概念束縛,應以病人的利益為出發,中西醫互相結合,互補不足。
總結來說,中國的調理性療法,和西醫的對抗性療法截然不同。西方醫學力求克服自然,征服自然,但自然難被征服,結果自然被破壞。中醫學則講求順應自然,以求平衡調和。所謂的平衡,不單指個人身體小宇宙的平衡,同時亦推而廣之,與大宇宙,即四時氣候、地
理環境互相結合,以致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之說法
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然條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因此,對自然條件(如氣候、地理、植被)的變化,人體必然會有所反映。如當自然條件的反常變化,超越了人體正常生理調節所能耐受的範圍時,人與自然的對立統一關係就受到破壞而發生某些病痛。《靈樞‧邪客》首先提出了"人與天地相應"這個概念,有人稱此為"天人相應"或"天人合一"。這實際上是說,包括宇宙天地在內的大自然是與人體的活動息息相通、休戚相關的。
} else { ?>
實業之友 只跟部份人分享這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