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08月29日
共產主義乃指任何基於共同的所有、生產、消費、自治,甚至共同的性生活之社會安排。這個名詞同時指涉如此的社會與實踐,以及任何提倡它們的理論。前者的實例如歷史中常見的宗教修道會,以及從存在於十六世紀再洗禮教派到當代“反體制文化”之激進生活共同體;而擁護共產主義最著名的例子應當是柏拉圖《理想國》(Republic)中所提倡的守護者階級共產的政治體制。
十九世紀中期,包括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內之日漸茁壯的社會運動中之激進派系,為了與其他被認為較不一貫的社會主義團體劃清界線,而自稱是共產主義者。因此,指涉的若是那個時期,共產主義通常是由馬、恩二氏所發展之觀念體系的同義詞,雖然他們常將“共產主義”與“社會主義”二詞交換使用。此種意義的共產主義涵蓋了馬克思主義的全體教義;因此它是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理論之批判,也是無產階級革命的計畫。雖然有時它特別指這個革命的終極目標在革命後出現的一個構想中的社會,它被模糊地預示為沒有財產、沒有階級或分工、以及沒有強制和支配的機構。馬、恩的著作並未詳細描繪這種社會的明確景象;而且關於未來的共產社會應可預期(如果有)何種程度的殘餘之異化和壓迫現象,馬克思主義者之間也時生爭論。馬、恩二氏所暗示的某些情況,乃從他們宣稱盛行於人類野蠻遠祖之原始共產主義的觀念而來。
馬、恩最初的追隨者中即有人不再使用這個名詞;而本世紀初大部分馬克思主義者都自稱為社會民主主義者。共產主義這個名詞於1917年列寧領導之俄國革命後復活,列寧將俄國馬克思主義運動中屬於他的派系重新命名為“共產黨”;並且強迫所有欲參加新成立的第三國際(即共產國際)的政黨採用這個名稱,以便與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劃清界線。故從此共產主義即指,視列寧及其布爾什維克派的理念與行動為對馬克思主義之唯一正確詮釋,以及贊同這種詮釋的一切政黨。
列寧主義的特徵,是其堅持有意義的社會變遷唯有透過革命才能達成,而改革則有腐化被壓迫者的傾向。再者,它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在資本主義低度發展地區之應用,以及因此而發展彈性的政治策略,包括動員農民和少數種族團體以從事革命。最主要的是它強調由職業革命家組成“先鋒黨”(vanguard party)之必要,而處理“意識” 即歷史與政治法則正確知識的工作便歸於這些革命家。在黨內及其許多用來動員勞動階級和其假設同盟的輔助組織中,革命先鋒受命藉由結合群眾動員與官僚控制之方法,確保開明“意識”對盲動之優越性,此即列寧所謂的“民主集中制”。最後,列寧主義蘊藏俄國共產黨治理其國家所累積之經驗,共產主義因此意含共產黨統治的理論與實踐。
雖然當權的共黨領袖通常避免稱其統治的乃是共產主義的體制,但西方已習於此般稱呼。共產主義因此指涉任何由共產黨所統治的社會或社會集團。
在史達林統治下的蘇聯已發展出共產黨統治的成熟型態。故從1930年代始,共產主義又變成了史達林主義或新史達林主義的同義詞,這是一個共黨自稱為開明領導並主張有權代表全體國民的體制。它經由控制所有的組織、結社、全部的傳播媒體、教育、娛樂、個人職位與事業的方式,來強化這個主張,這些體制的首要目標是藉著動員式的工業化計畫,以獲致快速的經濟成長,此乃透過中央集權的統制經濟而達成。因此,史達林式的共產主義也是一種企業家體制。
所以,當代的共產主義社會並不像馬、恩所提示之共產主義的景象,甚至也不似列寧在他未完成的著作《國家與革命》(The State and Revolution)中所提及的共產主義觀。然而那個景象縈繞不去,且使共產黨內不斷有人企圖尋找替代列寧式與史達林式理論和實踐的出路。因而當代之共產主義並沒有單一的正統,而是持續增長的正統與異端之糾結,雙方皆援引馬、恩的思想以支持其論證,但卻又進行猛烈的鬥爭。
} else { ?>
KENIRVANA 只跟部份人分享這資訊。